编者按:

香港凭着交通便利、低税率、超卓的工作效率、资金进出自由及背靠国家的优势,复常后,会展业火速复苏,料明年上半年可回到疫情前水平,证明香港作为会展之都的吸引力。不过,众多展览回归香港,也暴露展览场地不足的老问题,加上疫情期间很多人因开工不足而转行,令人力和展场不足成为阻碍会展业发展的两座大山。再者,近年新加坡、上海及广州等地拼命力追,后者更从基建、人手、资金等布局,甚有与香港较劲意味,反观香港既硬件停滞不前,又欠长远规划,令人担忧会继港口业之后,又一被追上的行业。《大公报》将以三版篇幅,从各方面分析会展行业的危与机。

3年疫情一度重创香港会展业,但凭着国际金融中心等优势,会展业在通关后迅速复苏。不过,有商会人士指出,近年广州及上海等会展业发展迅速,前者以规模世界第一的广交会来推动行业发展,后者则以进博会增强竞争力,加上两地从活动引进、基建、资金及人才等给予政策支持,力争成为国际会展之都,对香港会展业构成不小压力。因此,特区政府应为会展业作“体检”,了解行业的危与机,并借镜邻近地区做大做强之方法,制定发展蓝图及适当支持,以巩固香港作为国际会展中心之地位。\大公报记者 李信

对于复常后,香港会展业表现,会展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梅李玉霞表示,今年首9个月会展中心展览参与人次恢复至疫情前八成,活动回复至85%,表现比预期好。她说,疫情之前,会展中心每年70个恒常商贸展均全部回港举办,预计明年上半年会展将回复至疫前100%水平。然而,尽管疫情已过,会展重新回归香港,但展览场地不足的问题,依旧成为香港会展业的金刚圈,令行业发展受阻。

沪穗展览活动料超疫前

经常四出参展的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黄达胜向《大公报》表示,香港会展业的优势在于能吸引很多国际买家,且香港作为国际商贸中心,聚集很多海外采购公司,加上金融市场发达、交通和出入境便利、治安良好、低税率,以及做事效率高等优势,香港一直是许多外国买家参展采购的首选地,且很多买家来港参展后,会到供应商在内地的工厂参观,或再参加内地其他展览。“香港出入境方便,通讯发达,国际航班多,除了收费较高外,总体各项服务都很出色,一直是许多采购商的最爱。”

然而,作为会展业的常客,黄达胜对香港会展业的中长期发展前景颇感担忧,坦言香港凭着以上基本优势,会展业复苏理想,但感觉速度不及内地一些城市。以广州为例,今年首三个季度展览面积比2022年全年多451万平米,市场估计,今年广州展会数量将达到250场左右,展览面积约1100万平米,料今年广州会展业已恢复到2019年水平。至于上海,市场预料,今年数量和规模均超过2019年,反映两地复苏速度快过香港。

黄达胜表示:“香港会展业复苏速度已算很好,但只要去过广交会及进博会,全是人山人海,便感受到内地的兴旺和做大做强的决心,我们亦要借镜内地,像是上海、广州都以打造会展之都为目标,从政策、资金、人才、场地等方面加码支持会展业,为行业制定发展蓝图,香港应取长补短,效法其做法,方能立于不败之地。”他强调,创新、运输都有发展蓝图,会展业怎可没有。

做全面“体检” 梳理不足

面对内地会展业的追赶,黄达胜提出两项建议:首先,特区政府与业界应为会展业做“体检”报告,调查上、中、下游现况,详细了解展览机构、展览场地、商界及展览相关组织,在疫后面对哪些挑战和机遇,以及对软硬件之意见,对特区政府在短、中、长期支援提出建议。再者,报告要分析新加坡、日本、韩国,以及上海、广州、台湾等主要会展城市的行业情况,研究哪些地方可作借镜,从而加强香港优势,并尽力弥补不足之处。只有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百胜。

数看香港会展业现况

•可提供总展览面积逾15万平米

•会展中心活动总数今年首9个月已回复到2019年的85%

•亚博馆料今年展览数量回复至疫情前七至八成

•贸发局每年在港举办30多项大型展览,其中11项属行业在亚洲最大,而电子、珠宝、礼品、鐘錶及灯饰5项展览,规模是全球最大

•明年会展业可望重返疫前水平

会展策划师联盟

会展策划师联盟介绍

优秀会展策划师评选

招聘公告

下载中心